高污染燃料的预防措施

博学站 人气:2.93W

高污染燃料的预防措施大家了解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高污染燃料的预防措施,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高污染燃料的预防措施
  高污染燃料的预防措施【1】

(一)有关镇、街道和市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禁燃区的实施工作,做到组织落实,措施得力、人员到位,确保实施工作取得实效,并建立长效机制,防止使用高污染燃料设施的`反弹。

(二)大力做好清洁能源的保障工作,确保清洁能源的供应。完善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源点布局,抓紧热力管网和天然气管网的建设,有关镇、街道和规划、城管、质监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为管网建设提供便利条件,搞好服务工作,共同保障城县区淘汰高污染燃料改用清洁能源顺利进行。

(三)环保部门要加强禁燃区实施工作的协调、牵头、指导工作,及时掌握和上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各部门要加强联动执法力度,及时查处各类违法事件,确保环境执法到位。

(四)对淘汰高污染燃料改用清洁能源进行适当补贴或奖励,引导鼓励高污染燃料使用单位积极性。参考宁波市的改造补助标准,拟定补助标准如下:

淘汰燃煤锅炉改用集中供热或燃煤锅炉改用燃气一次性补助标准为10万元/蒸吨。小于1蒸吨的锅炉按1蒸吨计算。

鼓励燃油锅炉改用燃气,按2万元/蒸吨标准进行奖励。小于1蒸吨的锅炉按1蒸吨计算。

淘汰使用高污染燃料的无压锅炉和工业炉窑改用清洁能源的奖励费用参照淘汰燃煤锅炉改用集中供热或燃煤锅炉改用燃气一次性补助标准。

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淘汰或改造任务的,不予奖励和补助。

(五)供热企业和供气企业应降低增容(配套)收费标准,原则上在实施期限内按现有标准降低30%,支持淘汰高污染燃料改用清洁能源工作。具体由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核定。

(六)利用各种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大气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宣传使用清洁能源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做好跟踪督察,定期发布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高污染燃料的预防措施【2】

1、坚持科学发展,严格考核问责,全面落实治理措施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发展思路,克服唯GDP工作导向,敢于担当,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坚持把加强环境保护和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紧密结合,旗帜鲜明地向大气污染宣战,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零容忍”。

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考核任务,全面完成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减排指标。要推进环境绩效评估和信息公开,定期发布考核排名情况,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对渎职责任人进行追究问责。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

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实现产业排序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优先发展高效节能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严格执行产业发展导向政策,提高企业准入门槛;结合城市规划,限制敏感区域新建污染工业项目,限期实施主城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二是要突出工业污染治理。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监督综合管理措施,加快企业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全面完成全市火电、热电等重点污染源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减量重组,坚决关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的落后项目。

三是要加快各类园区生态化改造。提升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水平,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减少园区整体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战略

一是严控燃煤消费总量,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推进煤炭洁净高效利用,大力发展热电(冷)联供机组,铁腕整治和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力争年内实现负增长目标。

二是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天然气替代计划,加快发展风能、潮汐能等绿色能源,推动生物质能梯级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分布式能源,实现清洁能源供应消费的多元化和智能化。

4、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要创新大气污染调控工作,积极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碳交易制度,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节能减排量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治理领域,确保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空气质量排名和财政奖惩挂钩,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治理大气污染的主动性。

要建立大气污染治理激励约束机制,打造环境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探索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评级指标体系和积分制度,并运用到评优评先、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和信贷、减免税等财政政策,以及差别水电价等经济制裁手段挂钩。

要加强部门联动合作,整合环保气象等部门资源,拓展环境领域司法诉讼,深化城市间联防联控,提升大气污染源清单解析及预警应对水平,2015年形成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

5、坚持多措并举,协同控制各种污染源

一是管好车船排气污染。优化黄标车淘汰补贴办法,扩大限行禁行区域,加快推进机动车排气网络监管系统建设,加大尾气实时监测执法检查力度。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推广新能源环保车辆,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加强船舶油品市场监管,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推广船舶使用岸电和清洁能源,布局船用天然气加气站。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系统,增加公共自行车网点,通过错峰上下班、调整停车费等手段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

二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要加大秸秆禁烧宣传教育,强化源头治理,完善秸秆机械化还田、收储、能源化利用等环节的财政补贴和价格政策,提高农业耕作机械化水平,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应和大气质量效应的多赢格局。落实“网格化”目标责任制,加强对秸秆实际还田率、综合利用率的监督考核,妥善处理暂存秸秆二次污染隐患。

三是加强扬尘综合管理。要完善综合协调机构,加大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构建视频监控平台,强化道路和工地扬尘执法监管,扩大扬尘污染控制区覆盖面。引导工程建设单位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纳入企业信用系统和工程监理范围,防治费用纳入工程预算,创建绿色工地。

四是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构建重点领域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完善挥发性气体限值标准,优化生产工艺和治理水平,控制表面涂装行业废气污染。同时推进餐饮业监管,抬高准入门槛,提升油烟治理设备普及率。

五是提升城乡生态绿化水平。要完善生态红线保护区监督管理,大力实施“森林碳汇”工程,不断提高森林绿地覆盖率,保护利用好湿地资源,实施“雨水利用型城市绿地”改造。提高全市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水平,推广吸入式清扫保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