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9篇)

博学站 人气:1.56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9篇)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1

杨娟花,女,白族,中共党员,生于1982年6月,现年38岁。2003年开始养猪创业,在从业的16年间,始终心系地方发展,以带动地方发展的初心、铁杵磨针的恒心和不胜不休的决心,依托云龙县长新优质生猪产业协会这个平台,带动长新乡1000多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业,走出一条依靠产业发展脱贫的“造血”式扶贫之路。

一、攻坚克难,夯实致富平台

杨娟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出生在云龙县长新乡丰华村,家中历来务农为生。初中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困难没有继续读书,转而在集市上做起小买卖。2003年杨娟花用自己的所有积蓄盖起了属于自己的猪圈,走上了养猪创业的道路,历经了资金的制约、技术的难关和市场的考验,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成功。在赚到第一桶金之后,乡亲们纷纷向她求取致富经。她从小因为家庭困难而得到过乡亲们的不少帮助,对乡亲的贫困也感同身受,她立志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父老乡亲摆脱贫困。2006年,她牵头成立了云龙县长新优质生猪产业协会,旨在抱团经营、分享养殖技术、带动农户发展产业致富。协会成立后,她从资金、管理、科技推广三个方面筑牢产业发展平台。

1.协调资金。农户发展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缺乏启动资金。愿意加入协会的会员几乎都是村里经济条件最差的,没有存款,迫切想加入协会改变现状。杨娟花通过政府了解到惠农贷款政策,每天起早贪黑,往返于银行和农户之间协调贷款。历尽周折,终于争取到每户5万元的贷款,养殖户用来购买猪圈的材料款,并积极出力建造猪圈。养殖户猪圈盖了起来,却没有周转资金,没人愿意给农户赊销生产资料,于是她又用自己猪场赚到的钱无偿提供给农户购买种猪、饲料,等到农户赚了钱再归还。为此,她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但在困难面前她从不妥协,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2007至2008年协会发展了十几个养猪大户,每户都养了十头以上的母猪,年产优质肥猪在200头以上,实现年利润4万元以上。2009年在农行的大力支持下,又发展了养猪大户30多户。养殖户都赚到了钱,贫困户都因为养猪盖起了楼房,在村里起了无形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之后主动来要求加入协会的户数不断增加,但由于资金有限,协会只能分期分批地支持,逐年推进。10余年间,她持续不断的为农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养殖户只需要安心饲养,其他问题全部交给她和协会解决,极大地促进了养殖户的发展。

2.规范管理。协会会员通过养猪带来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在村组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众多贫困户居住条件的明显改变,村民对协会的信任度增加了,加入协会的农户不断增多。会员数量的增加,协会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造成了养殖品种、饲养技术等的混乱,会员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很难挣钱,有些想通过加入协会改变贫困面貌的农户陷入了发展瓶颈。杨娟花见此情况如坐针毡,却也分身乏术。要想农户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规范管理迫在眉睫。杨娟花通过外出学习,结合协会实际情况,制定了“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制定规范且简便易行的管理制度。统一品种是赚钱的根本,协会统一引进二元母猪,来生产优质的外三元猪育肥,瘦肉型猪具有生长快,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但是二元母猪价格高,许多农户为了降低成本,把三元猪留做母猪,实则延长了育肥周期,增加了饲料成本,影响了优质生猪的品牌打造。统一技术是巩固高效生产的方法,许多农户按传统饲养老品种猪的方法来饲养二元母猪,造成母猪生产能力下降,协会通过集中培训,分开指导,到户监督等方法督促养殖户掌握并应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统一饲料,统一选用国内排行前十的大品牌饲料,保证猪只健康成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统一防疫,是安全生产的关键,疫病风险从来是养殖业的头号杀手,协会要求会员按时接种疫苗,防止发生疫情带来损失。统一销售,协会掌握丰富的市场交易信息,形成合力,增加了议价能力,有效避免了养殖户对行情掌握不准造成拉低市场价格的情况,有力保障了协会会员的'利益。通过有力执行五统一,对协会会员的养殖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对协会的服务进行优化,规范了养殖程序,结束了管理混乱的局面,着力打造优质生猪的品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让养殖户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3.注重科技推广。科技是支撑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杨娟花十分重视科技推广。她通过三方面抓牢科普工作:一是加强科普硬件建设,完善活动室、宣传栏、电教等相关设备;二是定期开展科普培训,每年举办科普讲座至少6期,不定期下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三是常年聘请西南天佑种猪场、重庆隆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农业农村局等专家顾问7人,作为协会强大的技术后盾。年培训人次超过2000人次,每年印发技术资料超过2000份。更为重要的是,养殖户每每遇到问题就会向她咨询,她总是耐心的为他们答疑解惑。通过十年如一日的辛勤服务,协会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养殖能手,农村妇女掌握养殖技术,也能撑起家里的一片天。

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协会内年产值达8千万元以上,目前存栏母猪10头以上的会员达276户,户年均利润在5万元以上,带动了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协会已成为一个技术共享、信息共享、助力农户脱贫致富的平台。

二、创新模式,助力贫困户摘穷帽

2017年以来,杨娟花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头上来,发挥生猪养殖的产业优势,帮扶贫困户谋发展。她立足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甄选出适合发展生猪养殖的16户,创新发展模式,推行生猪“代养”。她针对贫困户缺资金的现状,给贫困户量身定制了轻资产的发展模式。她从协会内部购买三元仔猪,发放给贫困户饲养,贫困户只负责育肥,不用投入资金,育肥出栏后按每头100元的价格返给贫困户作为收益。

在该“代养”模式下,贫困户不用再投入一分钱,每户年出栏3批肥猪,每批出栏50至100头,每年获得1.5万元至3万元的稳定收入。贫困户不仅快速摘掉了穷帽子,还学到了养殖技术,获得了扩大养殖规模的启动资金,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三、乐善好施,主动挂包贫困户

2015年,杨娟花听闻云龙县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便主动请缨,加入了脱贫攻坚的行列,挂包了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她扎根帮扶户家中,查穷根、谋发展。

对具备发展生猪养殖条件的3户,纳入协会会员,自己投入资金60万元帮助其发展生猪养殖。她亲自前往指导猪圈选址、设计,进行施工指导,亲自示范饲喂、防疫,提供销售服务,让贫困户的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对不具备发展养殖的两户,时常送去生活物资,出资改善居住条件。目前5户贫困户均已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四、模范带头,助力抗击新冠肺炎

杨娟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现任长新乡生猪养殖协会党委。今年2月,在看到云龙县红十字会向社会发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接受社会捐赠的公告后,她主动和县红十字会联系,个人捐助了现金20000元,并给云龙的东大门团结疫情监测点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3000余元。在她的号召下,协会会员积极响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意愿,主动捐款捐物。杨娟花把107户来自全乡各村的养殖会员户捐得的资金采购成大米、香油、蔬菜和肉,统一分配到各村监测点。此外,党支部党员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踊跃捐款,支部党员捐助了1000元。

杨娟花通过扎实带动老百姓发展养殖致富,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2018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大理州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大理州2018年度科普带头人”。2018年被大理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2018年度社会扶贫模范”。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她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她十分珍视老百姓对她的信任,始终不忘带领乡亲致富的初心,在农村的大地上砥砺前行!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2

周勤富,“中国十大罗非鱼人物”之一!一位心系三农,创业精神强,胸怀大志的农民企业家!

30多年前,凭着一手养殖手艺闯海南,凭借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艰苦创业,诚信经营,从一位白手起家的农民成长为拥有总资产3个亿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打造了从水产养殖、饲料供应到水产加工、出口贸易、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式经营的现代化企业,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勤泽天下,富而有道”是他的经营理念。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利益,为农民谋致富中,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创业激情和进取精神。

1966年,周勤富出生于浙江丽水的一个农民家庭,1985年6月,未满20岁的周勤富怀着创业致富梦,背上行囊闯海南,是海南岛率先发展养殖业的第一人。他创办的养殖场是当时海南最大的养殖场,他热心把养殖技术教给附近的村民,很快带动了海南的养殖业。周勤富是搞新型化立体养殖,陆上养鸭,水塘养鱼,开始了一步步创业之路。

1990年他在一个台湾商人那接触到了新品种罗非鱼,特别适合海岛生长,并敏锐的觉察到罗非鱼养殖的广阔前景。他毅然果断放弃养鸭,开始专业养殖罗非鱼,自1992年开始,周勤富的养殖基地每年以100亩、200亩的规模在扩大。

2000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欧盟技术壁垒等,罗非鱼外贸订单锐减,许多养殖户亏本严重,纷纷转让鱼塘。周勤富坚守信念,凭借过硬的专业养殖技术,逆流而上,收购了基础较差的鱼塘重新改造,同时,热心帮助条件稍好的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度过难关。

2000年以后周勤富的养殖基地每年以千亩的量递增,当年养殖量已经达到2000亩。至今海南勤富实业有限公司的罗非鱼养殖基地已扩展到15000亩。公司基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有机认证、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ASC认证。他拥有海南省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基地,他精养出海南省出口的第一条罗非鱼,他创建了海南省第一个“国家级标准化罗非鱼养殖示范基地”,而且是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安全示范基地”。

天道酬勤,奋发转型成为了今日大名鼎鼎的“罗非鱼养殖大王”。

“致富不忘农民兄弟”是周勤富的初心。周勤富的养鱼致富效应吸引了许许多多浙江农民,众多乡亲奔他而来,1991年开始,周勤富陆陆续续地将家乡的贫困农民带到海南,出资出力,毫无保留地教他们养鱼,在周勤富的带动下,目前已有30000多浙江老乡在海南养殖罗非鱼。为帮助渔农提高收入,周勤富采取“公司+饲料+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效地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户养殖罗非鱼,合作发展罗非鱼养殖基地十万多亩,帮助农民养殖罗非鱼共同发家致富。

2007年周勤富被授予“中国罗非鱼行业突出贡献奖”。

2015年周勤富荣获海南省第五届“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

2016年7月第八届海南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作为最早进入海南的浙商,周勤富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有了资本积累便转行做来钱更快的其他行业,而是不忘“帮助农民兄弟脱贫致富”之初心,砥砺前行,专心致力于为“三农”服务,致力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事业。

为帮助农户解决销路难的问题,为取得更高的养殖附加值,让海南优质的罗非鱼产品走向世界。周勤富怀揣梦想,筹资建厂。2007年8月,经多方筹措,成立了海南勤富食品有限公司。

工厂配有国际先进的加工生产线和速冻设备及面积3500平方米的大容量专用低温冷库等,工厂年加工水产品能力达5万吨。吸纳当地农民工600多人,帮助政府缓解了周边农民的就业问题。

周勤富以领航人的姿态,引领着他的团队展开了艰苦的二次创业。海南勤富食品有限公司先后通过了SC许可、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美国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国外注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认证、美国ACC认证、欧洲BRC认证、有机产品认证、GAP认证、KOSHER认证 HALAL认证;公司实验室已通过国家ISO/IEC 17025实验室认可;罗非鱼养殖基地获得了出口食品原料养殖场备案,这些许可、注册和认证是“勤富产品”准入各国市场的通行证。2010年海南勤富食品公司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罗非鱼企业”;2012年“勤富”商标获得海南省著名商标,勤富牌罗非鱼产品被评为海南省名牌产品;2013年获得“AAA级信用企业”;2014年6月被评为第七届海南省优秀民营企业;2014年11月被国家八大部委联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5年9月被评为中国质量诚信企业;2016年6月被评为第八届海南省优秀企业;2016年12月,荣获“2016最具影响力水产品企业品牌”称号。2017年6月,荣获“海南省诚信示范企业”称号。

据统计,海南勤富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十年来,每年联结和带动当地农户800多户,10年共收购加工罗非鱼原料40多万吨,出口总值2.5亿美元,推动了文昌市乃至海南省水产加工产业向国际化、标准化发展,成为我国罗非鱼出口欧洲市场的最大企业。2013年实现了全国罗非鱼出口欧盟海南第一,海南罗非鱼出口欧盟勤富公司第一的好成绩。

三十年磨一剑。立足海南32年,从一个养鱼的个体户到专家型的农民企业家,今天,周勤富实现了目前海南省唯一拥有大规模罗非鱼的养殖基地并集饲料供应、养殖、加工、出口贸易及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式的经营企业。

2018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周勤富会继续以“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精神领航团队开启新征程!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3

汪明智,徐望镇村民,现年47岁。他用勤劳的双手摆脱了贫困,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9年10月,他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初中毕业后,汪明智曾在汉中农校参加兽医专业技术培训,但因照顾老人小孩无法外出务工,也没有资金发展养殖,仅靠种植庄稼维持生活。家庭的拖累,使他感到希望渺茫,整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2015年,村委会入户摸排了解情况后,把汪明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四支力量研判后,了解到汪明智主要是缺资金,想干点啥又怕折本。帮扶干部多次劝导,宣讲扶贫政策,,为他量身制定帮扶措施,使他逐步增强了信心。

2016年初,帮扶干部为汪明智争取危房改造项目,把房屋进行加固维修,达到入住条件。帮扶干部的真诚打动了他,他准备用己所长谋划产业发展,主动到汪洋村万航、吉隆养殖基地参观了解生猪养殖,并向区农业局区畜牧中心干部学习生猪养殖技术。通过刻苦学习,他熟练地掌握了养殖、防疫等知识。在此期间,他向亲朋借款2万元修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圈舍,同年9月申请小额产业扶持贷款5万元,养殖能繁母猪6头。半年后,母猪纷纷产下幼崽,恰逢仔猪市场行情渐涨,他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清了借款。年底,能繁母猪发展到12头。有了收获,妻子也返乡与他共同发展生猪养殖。

产业由小做大,汪明智又开始谋划种植业。他充分利用生猪粪便腐化还田,种植水稻10余亩。种养殖业不断壮大,他又收获了第二桶金,还清了小额额贷款,并于2018年顺利脱贫。

脱贫后,汪明智不忘带动本村村民共同致富,把养殖的仔猪低于市场价提供给十余户贫困户,并提供技术指导。在他的带动下,十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如期脱贫。

脱了贫,汪明智腰杆硬了,头脑也活泛了,他把养殖技术传授给了妻子,让妻子来打理种养殖产业,自己又应聘到西乡某建筑公司学习电焊技术。目前,他工作稳定,工资有保障。

闲暇返乡时有人问他:“你产业发展得这么好,为啥还要学一门技术?他说:“产业要发展,活钱也要挣嘛!”

汪明智不等不靠,勤劳肯干,收入不断增加,成为当地群众中的“脱贫民星”。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4

薛林德同志是红山堡村十组村民,家庭成员两人,家庭承包面积17亩,利用农闲时间开垦荒地38亩,又承包红山堡村林场耕地50亩,合计105亩耕地,他积极配合村委会和种子公司搞玉米制种,年收入20余万元,成为我村发家致富的领头人。

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大批农户积极开展制种产业,努力发展经济,使我村制种环境有了很大该善,得到了我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5

张登秀同志是红山堡村二组村民,由于耕地少,于2009年开始发展养殖业,至2020年年底,存栏肉牛30头,仅2020年销售额就达到20余万元,是我村养殖致富的带头人,他积极响应加快走专业化发展路子的政策号召,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了肉牛育肥、出栏上。

他改变以往的饲养方式、科学配置饲料、改良养殖品种,认真钻研养殖技术、改善养殖配套设施,紧跟市场行情,追求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他不仅为自己家庭增加了收入,还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得到了我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6

闫俊林同志是红寺堡村六组村民,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近年来,他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多方筹集资金,在家修建了高标准暖棚牛舍和青贮池,配备了铡草机、车辆等养殖设施,狠抓了养殖业发展,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他积极响应加快走专业化发展路子的政策号召,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了肉牛育肥、出栏上。

他改变以往的饲养方式、科学配置饲料、改良养殖品种,认真钻研养殖技术、改善养殖配套设施,紧跟市场行情,追求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他的这一行动,不仅为自己家庭增加了收入,还为我村实行规模养殖,推行肉牛的科学喂养、青贮氨化等科技措施的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更为周边群众肉牛出栏开辟了市场,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得到了我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7

柴宏德同志是红寺堡村三组村民,家庭4口人,劳动力2人。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他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多方筹集资金狠抓了养殖业发展,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了肉牛、肉羊育肥、出栏上。肉牛育肥存栏、出栏各达到100头以上,肉羊育肥存栏、出栏各达到80头以上。他改变以往的饲养方式、科学配置饲料、改良养殖品种。

他的这一行动,不仅为自己家庭增加了收入,还为我村实行规模养殖,推行肉牛、肉羊的科学喂养、青贮氨化等科技措施的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更为周边群众肉牛、肉羊出栏开辟了市场,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得到了我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8

屈小军同志是红寺堡村一组村民,他积极响应加快走专业化发展路子的政策号召,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了肉牛育肥、出栏上。

他改变以往的饲养方式、科学配置饲料、改良养殖品种,认真钻研养殖技术、改善养殖配套设施,紧跟市场行情,追求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他的这一行动,不仅为自己家庭增加了收入,还为我村实行规模养殖,推行肉牛的科学喂养、青贮氨化等科技措施的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更为周边群众肉牛出栏开辟了市场,得到了我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9

武兴和同志是金佛寺村四组村民,本村本土的一位草根歌手。凭着灵活的经济头脑,利用本地的特有资源,办起了兴和扫把加工厂。

招收吸纳了本地闲散剩余劳动力20余人,进行芨芨草收购、加工、扫把销售一条龙服务,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渠道。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在做好组内值班值守的同时,自编自唱疫情防控歌曲,宣传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守防控纪律,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主动奉献爱心,捐助600元善款,彰显了一名普通群众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博大胸怀!